近期,全球资本市场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港股几倍杠杆,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信心受到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在“国家队”、多部委联合打出政策组合拳,A股公司掀起增持潮后,上市银行也积极加入。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华夏银行(600015.SH)、邮储银行(601658.SH)、光大银行(601818.SH)、成都银行(601838.SH)、浙商银行(601916.SH)等5家银行已披露增持计划,浙商银行(601916.SH)、杭州银行(600926.SH)、上海银行(601229.SH)、重庆银行(601963.SH)4家银行发布了估值提升计划,其中上海银行计划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银行股在市场中占据重要权重,其稳定表现对大盘指数的平稳运行有着极为关键的支撑作用。此次多家银行纷纷采取增持及估值提升举措,不仅能够有效稳定银行板块的走势,还能直接增强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彰显银行股的投资价值。这一系列行动形成了一种正向传递机制,最终有利于市场的稳定运行。
多家银行增持股份
华夏银行于4月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该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部分总行部门、分行、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使用自有资金合计不低于3000万元,自愿增持该行股份。本次增持计划未设置价格区间。
公告指出,此次增持行为是基于对华夏银行价值的高度认可,以及对其未来战略规划和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增持者相信该行股票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增持计划的实施期限为自4月11日起的6个月内。
浙商银行于4月8日晚间发布相关公告,明确表示该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总行部门、分行、子公司主要负责人,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合计增持浙商银行A股股份,金额不少于2000万元,且此次增持行为为自愿性质。本次增持计划未设定价格区间,增持的实施期限为6个月。
无独有偶,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于4月8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了邮储银行1991.02万股A股股份,占该行总股本的比例增加了0.02%,其持股比例由此提升至62.8%。同时,邮储银行还透露,邮储集团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该行A股股份。
与此同时,光大银行发布公告表示,为更好地发挥作为控股股东的积极作用,向市场传递对光大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光大集团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的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等合法合规方式进行光大银行A股股份的增持。在本次增持计划实施之前,光大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光大银行股份占比为47.40%。
同一日,成都银行发布公告称,其实际控制人成都市国资委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坚定看好其未来趋势。国资委明确表示,将全力支持市属国有企业股东在上市公司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长期、耐心且具有战略眼光的资本持有者,并积极采取行动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
不仅是增持计划,银行的估值提升计划也备受关注。还有多家银行发布估值提升计划。上海银行公告称,未来,公司将保持稳定的分红政策,给予投资者可预期的、有吸引力的分红回报。在盈利和资本充足率满足公司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公司计划未来三年(2025~2027年)每一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分红频次上,公司将适时实施一年多次分红,使投资者及时分享公司发展成果,持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为有效推动公司估值回归合理水平,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并提升投资回报,重庆银行公告称,将坚定不移地专注于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并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中的重点任务和稳定估值的具体措施。初步核算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重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5.81亿元,同比增长5.30%;净利润达到17.07亿元,同比增长5.43%。
银行股红利价值凸显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指出,银行股推出增持及估值提升计划,这一举措有望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增强投资者信心。尤其是在当前市场波动的背景下,银行资产质量依然保持稳健,其红利属性越发显著,进一步凸显了银行股的投资价值。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银行股作为市场中的重要权重股,其稳定性对大盘指数的平稳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此次多家银行纷纷采取增持或估值提升行动,这不仅能够有效稳定银行板块的走势,还能直接提升投资者的信心。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后续可能会有更多银行加入到增持的行列中来。
中泰证券银行业分析团队在研报中指出:“关税政策变化对银行的贷款需求和净息差带来了一定的额外压力,但银行资产质量能够保持稳健,整体影响仍在可控范围内。在‘对等关税’的背景下,银行股的红利属性更加突出。”
具体来看,中金公司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对于国有大型银行和区域银行中那些国企和基建业务占比较高的机构来说,其资产质量相对更为稳健。而对于那些位于沿海省份、出口产业链占比较高的区域银行,资产质量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
不过,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在最新研报中表示,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依然强劲。截至2024年底,银行业拨备覆盖率高达211%,拨贷比达到2.7%,均处于历史高位水平。近年来,监管部门对房地产和城投债务的提前化解,以及对高风险中小银行的有效处置,为行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国有大行的新一轮注资计划也在稳步推进,这进一步增强了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为应对潜在风险提供了充足的安全边际。
基于上述分析,中泰证券指出,在“对等关税”背景下,银行股的红利属性越发显著,投资价值值得关注。随着一季度国债收益率上行趋势出现边际变化,银行板块高股息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性价比提升。建议关注以下两条投资主线:一是高股息的大型银行,包括六大国有银行(如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以及招商银行;二是具有区位优势、业绩确定性强的优质城商行和农商行,例如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齐鲁银行等。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陈君君
相关阅读购房者开始注重降低负债成本。
367 昨天 21:21提升投资者信心,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124 04-09 12:54基本出清不良资产历史包袱,不良贷款率连续三年下降。
188 04-04 12:19宁波银行、浙商银行资产规模破3万亿元,杭州银行首次突破2万亿元。
362 04-03 19:40国有六大行合计投入1254.59亿元港股几倍杠杆,同比增长约2%。
155 04-02 21:3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