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社论|打通创新药的支付堵点

你的位置:联华证券公司_线上炒股杠杆_炒股杠杆平台咨询 > 联华证券公司 > 经观社论|打通创新药的支付堵点
经观社论|打通创新药的支付堵点
发布日期:2024-04-23 04:31    点击次数:154

经济观察报 社论 4月7日,《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2024)(征求意见稿)》发布。这是地方层面发布的首份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的政策文件,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文件明确提出“松绑”支付端,疏通创新药在进医保、进医院、按病种付费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这意味着,打通创新药的支付堵点成为可能,在让病患尽早获益的同时,创新药也将更快地赢得市场。

具体来看,这份文件中和支付相关的政策包括:国谈药目录公布后一个月内召开药事会、将治疗费用较高的国谈药品纳入按固定比例支付、新药新技术费用可不计入按病种付费支付标准、鼓励商业保险公司与医院、企业合作开发保险产品等。

近几年,上述问题困扰着不少企业和医院,许多人将其视为困扰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最大堵点。一些企业界人士因此评价,北京市在支付端的改革是“敢为天下先”的做法。他们感慨,自己的困难被政府看到了,自己的呼声被政府听到了。

按照现行规定,创新药进医院必须上药事会讨论,但因为医生习惯用老药、创新药管理成本更高、药占比制约等多种原因,很多医院对引进创新药缺乏动力。更何况,有的医院几年才开一次药事会。北京市的新政策若能保证药事会按期召开,就部分地打通了国谈药进医院“最后一公里”的障碍,让创新药有更多的机会。

根据一些医院的反馈,医疗机构实行按病种付费后,使用新药新技术较多的科室可能亏损,这很容易导致逆向激励,由此加大有需求患者的就医难度,也加大相关药品和器械厂家的推广难度。北京市的新政策明确提出:“对符合条件的新药新技术费用,不计入按病种付费支付标准,单独支付。”其好处是,既保证按病种付费制度的有序执行,也兼顾产品的创新价值。

目前,由于缺乏医疗、医保的相应数据作支撑,商业保险公司开发特殊病种、特殊人群所需健康产品的能力受到制约,而在多元支付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商保的进一步保障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北京市鼓励引导商业保险与创新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等加强合作协商,这有助于商保公司打造更利民的保险产品。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在泥泞中跋涉了很久。当下,全球资本市场进入寒冬,生物制药企业的融资较往年更加困难,创新药管线推进艰难,新药上市后则要面对难以获得预期回报的现实,许多企业不得不瘦身求生。我们注意到,不仅是北京,广州和珠海等城市也推出了支持创新药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着力点未尽相同,但目的都在于为创新药摆脱困局、实现稳健成长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与传统仿制药相比,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创新药研发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如何加快新药上市进程,让药企有可能通过卖药收回研发投入,对创新药来说至关重要。这涉及新药研发、审批、进医院、支付和投融资等全链条的政策供给,有赖于一个优质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

从2015年启动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至今,各部门联手推动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新药研发和审批环节存在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当前行业的主要痛点是如何打开市场。在新药定价和支付层面限制太多,不仅有碍于创新药的研发及国际竞争,也会影响国内创新药的供给和临床应用。我们在这方面已有共识。可以肯定,北京市在支付端进行的政策探索,有助于推动问题的解决。我们也期待,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的顶层设计尽早落地。